步步汇盈

标题: 上交所:重点支持新技术等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 [打印本页]

作者: alkdi34    时间: 2018-1-29 06:36
标题: 上交所:重点支持新技术等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
上交所统计,2017年沪市共完成并购重组864家次,买卖总金额9200亿元,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45%和8%。在严重资产重组方面,共有127家公司停牌启动重组,同比降落28%;共披露99个重组计划,同比降落34%,触及买卖金额近4500亿元;74家公司完成严重资产重组,触及买卖金额约2500亿元,合计增加市值约2300亿元,新增市值超越百亿公司13家。

从总体上看,2017年沪市并购重组市场次序明显好转,效劳实体经济功用发挥愈加突出,估值溢价回归理性水平,举牌行为回归产业逻辑。严重资产重组数量金额有所降落,但并购重组回归本源、效劳实体的宗旨愈加突出,涌现出一批推进变革、风险可控、设计合理、示范引领的严重突破性案例,成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鲜明例证。

上交所表示,2018年,上交所将在继续从严监管并购重组基础上,着力提升主动效劳国度战略大局和上市公司展开认识和才干,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经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继续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和产能出清,在规则优化、政策咨询、计划调整、培训指导、技术保证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效劳,发挥好并购重组在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中的共同优势,打造一批助力国度经济展开、具备新经济要素、主动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报答投资者的新蓝筹上市公司。

效劳供给侧变革和国企变革

2017年沪市并购重组表现出明显的特性。一是真实效劳于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和国企变革。2017年,沪市国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金额超越5400亿元,严重资产重组金额接近2000亿元。混合一切制变革、债转股试点、资产证券化及专业化重组,多点开花、全线并进,创下多个第一,国企变革整体性突破的积极态势已构成。

二是推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在新旧展开动能的转换中,并购重组发现、甄别、培育、鼓舞功用日益显现。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疗、新能源等新兴行业标的资产,占2017年沪市重组标的半壁江山;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效劳等高端制造和信息技术产业,占四分之一。一批已显现出强大展开潜力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一批尚未完成盈利或盈利不稳定、但具备展开潜力的新经济企业,经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取得了急需的资金支持。

三是推进跨境并购,效劳国度经济转型。2017年,沪市公司共实施严重跨境并购17起,触及金额近1400亿元。在沪市触及“一带一路”概念的40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超越200家已展开海外业务,其中半数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越50%。在相关主管部门引导下,跨境并购不时规范,与新技术、新产品相关实体制造业,成为并购主流目的。境内上市公司经过境外并购取得设计、研发、营销、效劳等高端消费要素,不时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给链中的位置,改动着我国上市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被动格局。

此外,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作用依旧明显。2017年,多家上市公司经过并购重组提升产品、市场及技术中心竞争优势,处于行业周期性低谷公司经过横向并购强强分离,完成优化运营、业务互补,提升市场占有率,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

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已完成重组公司共完成停业收入4767亿元,同比增长42.2%;完成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132.8%。其中,近八成公司完成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越半数公司净利润增幅在100%以上。

回归实体本源 并购重组更趋理性

上交所人士表示,并购重组是证券市场资本运作高级形态,买卖设计复杂,触及资金量大,股价高度敏感,不只会对特定上市公司产生严重影响,还关系到资本市场整体稳定规范运转,以至触及国度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防控。以往的重组理论中,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实践控制人和重组方,将上市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脱离主业,违规运用借贷资金和杠杆资金,盲目追逐市场题材概念,企图短期套利,直接损伤上市公司利益。经过两年来证监会和其他金融主管部门持续从严监管,并购重组市场次序明显好转,效劳实体经济功用发挥愈加突出,呈现不少积极变化。

一是并购标的回归实体本源。2017年,沪市并购重组愈加盘绕实体经济主轴,产业整合成为主流。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经过产业并购切入新行业、新业务,成熟行业上市公司经过并购完成业务扩张和产业链整合。并购标的为高端制造业等实体产业计划数量和买卖金额,占比均超越7成。

二是估值溢价回归理性水平。统计显现,2017年沪市重组标的平均估值溢价率为350%,同比降落50个百分点。其中,产业整合型并购平均溢价率为220%,与去年基本持平;跨界并购整体溢价水平,从2016年550%大幅降落至390%,跨界并购“双高”现象有所缓解。溢价率数据标明,上市公司收购资产更为审慎务实,“热点类”“时兴型”并购重组降温明显,并购资产后续整合受更多注重。

三是股价反映回归价值投资。2017年,沪市共有87家公司披露重组计划并复牌。复牌首日,超越半数公司股价呈现下跌,平均跌幅7.3%。剔除个股停牌期间大盘涨跌影响,近70%公司股价在复牌后一周内呈现下跌,平均跌幅15%;上涨公司未呈现连续涨停,平均涨幅15%。24家计划存在较大市场质疑的公司股价于复牌首日跌停。个别“壳”特征较为突出的上市公司,复牌后跌幅更为明显。

四是举牌行为回归产业逻辑。2017年,沪市共发作超越5%的权益变动,即市场俗称的“举牌”36家次,较2016年的49家次同比降落27%。其中,举牌方为产业资本的共17家,接近50%,而2016年产业资本举牌占比仅为30%。产业资本举牌,不只仅思索资本收益,而是谋务实业资产控制和协同,完成产业链优化规划。这些包含产业逻辑的举牌,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并购重组回归实体经济良好态势。

2017年沪市并购重组估值状况和股价走势标明,并购重组一二级市场估值差别正在收窄,短期套利空间遭到紧缩,产业并购政策引导和利益约束双轮驱动格局已构成。

严监管 维护并购重组市场安康展开

上交所表示,上交所监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主要是坚持监管和效劳并举准绳。效劳上,鼎力支持上市公司经过并购重组,完成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以此效劳国民经济展开大局;监管上,发挥寻根究底式监管问询的事中干预和矫正作用,严防并购重组成为不当套利工具微风险传送管道,抑止部分市场主体“脱实向虚”不良倾向,真实维护并购重组市场安康有序展开。

2017年,依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肉体和证监会总体部署,上交所将防控市场风险、效劳实体经济中心任务,牢牢嵌入并购重组计划信息披露问询中。全年累计审核严重资产重组预案99单,敦促公司补充披露各类问题1100余项,请求中介机构发表意见800余次,监管约谈财务顾问10余次。经过监管,十余单“类借壳”、标的资产质量疑点明显和存在利益保送嫌疑重组计划主动终止。其中,重点关注以下5方面问题。

一是愈加关注能否存在不当重组动机。将上市公司重组计划问询,与大股东和实践控制人资本运作、主要股东股份减持、上市公司高管参与PE投资、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关联买卖等行为一同思索、组合监管,严堵经过并购重组“炒壳”“养壳”“保壳”、实施内情买卖、中止概念炒作、配合股东减持、向大股东和高管人员利益保送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愈加关注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通常触及大额资金活动,一些不具备资金实力的收购和重组方,经过高比例股权质押、高利率借贷等方式筹措资金,实施“高杠杆”收购。此类行为,不只可能向证券市场传导金融风险,还易诱发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要挟上市公司后续运营。为此,请求相关方阐明资金来源全链条、全过程,直至最终出资方。经过穿透式披露,将资金筹措和运用中违规行为和潜在风险暴显露来,抵达“以披露促合规”监管目的。

三是愈加关注标的资产会计信息真实精确,防备“带病”资产进入上市公司。

四是愈加关注重组后续整合和承诺实行状况。将重组问询、年报审核、暂时公告监管分离起来,持续监管重组信息披露前后分歧性及业绩承诺完成状况,重点关注业绩承诺完成率逐年下滑、上市公司无法有效控制重组标的等异常状况,敦促相关方及时、足额实行补偿义务。

五是在继续强化原有财务和合规事项监管问询同时,更注重标的资产行业信息披露可了解性,便于投资者理性决策。(周松林)
作者: dkaiod    时间: 2018-1-29 21:55
经过你的指点 我还是没找到在哪 ~~~
作者: cokietemp    时间: 2018-1-30 03:11
哪个正常的人能崇拜一只蟑螂呢?
作者: oiakldj    时间: 2018-1-30 04:09
希望大家都有好运
作者: dk32kdk    时间: 2018-1-30 08:37
哈哈 我支持你
作者: 4409070    时间: 2018-1-31 11:08
谢谢共享资讯




欢迎光临 步步汇盈 (http://bbs.58851.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