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汇盈
标题:
上半年财政收入超预期增长 积极财政政策促经济稳中向好
[打印本页]
作者:
kidkaj
时间:
2018-2-3 14:19
标题:
上半年财政收入超预期增长 积极财政政策促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展开坚持了稳中向好态势。”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表示。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担任人就减税降费、中央政府债务等热点回应关切。
今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采取了四大措施,包括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增强预算执行管理,真实保证改善民生,强化中央政府债务管理。
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主要是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扩展享用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放宽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条件,进步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加大降费力度,包括清算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在财政部门户网站集中发布中央和省两级收费目录清单,出台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降低物流用能本钱、减少运营效劳性收费等。“上述减税降费政策,估量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越1万亿元。”刘伟说。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说,财政部在门户网站发布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收费的“一张网”,完成对中央和各省各部门收费项目的全掩盖,将会同相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增强监视检查,坚决查处清单之外的乱收费、乱分摊。
目前,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收费已由185项减至51项,减幅达70%以上,其中涉企收费由106项减至33项,减幅近70%。政府性基金由30项减至21项,减幅30%。各省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也在减少。
上半年,全国普通公共预算收入94306亿元,同比增9.8%,比去年同期进步2.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进步5.3个百分点。
“上半年收入超预期增长,是我国经济运转稳中向好的综合反映。”刘伟表示,全国财政收入增长态势良好,财政增收结构也呈现积极变化。
从税收增收占比看,上半年税收增收额占财政增收总额的92.9%,比去年全年进步13.3个百分点。从税收增收项目看,工业商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都坚持两位数增长。
从税收增收产业结构看,二、三产业税收增收贡献相当,为47.5%、52.3%,来自实体经济的税收增收贡献大幅进步。从税收增长行业结构看,受去产能改善供求、产品价钱上涨带动,能源原资料行业税收大幅增长;受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带动,部分中高端制造业税收较快增长;受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兴消费需求旺盛等带动,文化体育、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行业税收快速增长。
从分地域收入增长状况看,东中西部地域收入增长基本谐和,中西部分别增长11.3%、10.7%;东部地域相对低一些,增长9.3%。
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良好,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证。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证和就业、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节能环保支出分别增长17.2%、22.7%、24.6%、18.2%、39.8%。
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债务状况如何?严控中央政府债务增量,有哪些细致举措?这些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到去年末,全国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17.19万亿元以内。假如以债务率来权衡中央政府债务水平,2016年中央债务是80.5%,低于国际通行警戒规范。
假如加上归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2.01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27.33万亿元。按国度统计局发布的GDP初步核算数74.41万亿元计算,政府债务负债率是36.7%。这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度和新兴市场国度水平。
经全国人大批准,2017年中央政府债务限额18.82万亿元。到6月底,中央又发了一部分债,往常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是15.86万亿元,控制在18.82万亿元这个限额以内。
“能够说,政府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我们是理性回答,而且是自信回答。”刘伟表示,关于控制中央政府债务、防备风险,财政部将积极稳妥化解积聚的中央债务风险,有效规范中央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构建中央政府债务常态化监视机制。部分被预警的基层市县政府、操作不规范的融资平台公司,都是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的常态化监控对象。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克冰引见,今年5月,六部委分离印发通知,进一步规范中央政府举债融资行为,财政部随后再次发布通知,坚决遏止以政府置办效劳名义违法违规举债并明白了中央清算整改的时限请求。往常各地都在抓紧整改,解除违规担保,积极与社会资本方协商纠正不规范的做法,力度很大。
“稳步推进专项债券管理变革,是保证中央合理融资需求的严重机制树立。”王克冰说,目前,财政部曾经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中央政府土地贮藏专项债券管理办法》《中央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这两个范畴的融资在中央政府债务里占比较大。在此基础上,还将鼓舞中央政府在法定限额内,试点展开项目收益和融资自求均衡的专项债券种类,树立专项债券和项目收益、资产相对应的制度。这些措施,就是要打造中国版的“市政项目债”,保证中央合理融资需求。
作者:
4409070
时间:
2018-2-4 15:16
谢谢共享资讯
作者:
dearbear53
时间:
2018-3-28 15:44
谢谢楼主的资讯~~
欢迎光临 步步汇盈 (http://bbs.58851.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