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步步汇盈服务平台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搜索
查看: 10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财政运行稳,经济才能行稳致远——从两大报告看2016年中央财政决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14:2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财政运转稳,经济才干行稳致远——从两大报告看2016年中央财政决算

新华社记者韩洁、郁琼源、刘红霞

受国务院拜托,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23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员第二十八次会议作2016年中央决算报告。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报告了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状况。

一份是记载政府真实收支的财政报告,一份是监视政府花钱的审计报告,两大报告“数”里行间,折射出中央财政如何助力转型路上的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赤字1.4万亿元:财政政策愈加积极有效

决算报告显现,2016年,中央普通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73680.68亿元,支出总量87680.68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40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与上年11200亿元赤字相比,2016年中央财政赤字范围的扩展,凸显积极政策的加力增效。

以税收之减助力实体经济轻装前行,是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一大方式。决算报告显现,2016年中央税收收入65669.04亿元,仅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5%,相对全面营改增后调整的预算布置则是负增长。其中,营改增全年完成减税5736亿元,实施普遍性降费为企业和个人减负460多亿元。

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另一方式是增加开支。2016年,中央预算加大支持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力度。

审计报告以为,一大亮点是民生保证持续增强,其中全面脱贫攻坚,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超越600亿元;深化创新驱动,中央本级科技、教育支出分别增长8.4%、6.6%。着力提升公共效劳水平,中央本级医疗、农林水支出分别增长7.9%、5.1%,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规范进步,完成大病保险全掩盖。

七成支出转中央:转移支付管理仍待增强

决算报告显现,2016年,中央对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59400.70亿元。其中:税收返还6826.84亿元,普通性转移支付31864.93亿元,专项转移支付20708.93亿元。

这意味着,2016年中央支出总量中,实践有近6万亿元转给了中央,占比约七成。

深化财政体制变革,稳定央地财力格局,是当下财税体制变革的难点和重点。审计报告提出,目前看,转移支付管理还不完整顺应变革请求,应从四方面增强。

——普通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界线还不够明晰。如普通性转移支付的7大类90个子项中,仍有66个具有指定用处。

——专项转移支付退出机制还不健全。如去年上报的94个专项转移支付中,84个未明白实施期限或退出条件;部分专项清算整合不到位,仍按原渠道、原办法分配和管理。

——有些专项资金布置交叉堆叠。如财政部、展开变革委在其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中,设立水污染防治等4个相同或相似专项,分别布置预算276.8亿元、80.7亿元。

——有些专项转移支付管理不够严厉。如有27个专项年初预算2023.11亿元全部未细化到地域,有29个专项预算未提早下达中央;展开变革委分配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4个专项时,存在同一地域适用不同区域补贴政策等状况。

政府债务余额27.3万亿元:警惕部分违规举债

当前,我国政府债务状况备受国际关注。决算报告显现,截至2016年末,我国中央政府普通债券余额、专项债券余额和非政府债券方式存量政府债务余额合计153164.01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余额限额171874.3亿元以内。

此外,到2016年末我国国债余额为120066.75亿元,包括内债余额118811.24亿元和外债余额1255.51亿元,也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债余额限额125908.35亿元以内。

这意味着,截至2016年末,我国中央和中央政府债务余额为27.3万亿元。据财政部测算,我国政府负债率为36.7%,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不过,胡泽君指出,当前也要警惕部分中央政府债务增长较快,有的还违规举债。

审计报告指出,至2017年3月底,审计的16个省、16个市和14个县本级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政府承诺以财政资金出借的债务余额,较2013年6月底增长87%,其中基层区县和西部地域增长超越1倍。

此外,7个省、6个市和5个县本级2015年以来,经过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等方式,违规举借的政府承诺以财政资金出借债务余额有537.19亿元。还有4个省、2个市和2个县尚未成立政府性债务管理指导小组。

张少春表示,财政部门已出台进一步举措强化中央政府债务管理,如组织全面清算整改不规范的政府融资担保行为,增强中央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树立跨部门分离监测和防控机制,鼎力推进举债融资信息公开,坚持对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的查处问责力度,并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协作(PPP)方式运用,严控PPP项目支出义务范围,真实防备隐性政府债务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2-4 15:56: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共享资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步步汇盈 ( 冀ICP备13000772   

GMT+8, 2025-4-29 16:19 , Processed in 0.12989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