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步步汇盈服务平台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搜索
查看: 9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股IPO没有“邀请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03:4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近日,关于初次公开募股(IPO)规则调整的音讯漫天飞舞,增加了市场对新股发行政策的不肯定性预期。市场传言主要分为两类:一说IPO执行“约请制”,IPO从严监管是为了给“独角兽”公司回归腾挪空间;一说在审企业要在IPO现场检查和业绩达标“二选一”,报告期3年内净利润合计低于1亿元且最近1年净利润低于5000万元的企业要么接受劝退撤资料,要么接受现场检查。认真剖析,这两种观念均站不住脚。

企业有选择上市地的权益,只需契合规范就能在A股IPO。不论是“独角兽”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只需足够优秀,经得起从严监管的考验,登陆A股就不存在问题。并不是一切披着“独角兽”外衣的新经济企业都能进入A股,也不是没有新经济概念的优质传统企业就会被挡在A股门外。

“约请制”的说法实属无稽之谈。在思索市场接受力的前提之下,监管层有步骤有节拍地推进资本市场效劳新经济新业态,是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有益探求,而非彻底改动现有的规则体系。“独角兽”一词往常已被滥用,一些企业只需披着高科技概念就自称“独角兽”。真正的“独角兽”企业应该是那些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数量极少且一望而知,最终能够顺利登陆A股的“独角兽”企业纯属凤毛麟角,A股的“死水”更多还是来自传统的优质企业。

至于现场检查,熟习规则的市场人士都知道,这一方式由来已久,监管部门从2014年起就开端对部分在审企业展开示场检查,实行IPO全链条监管。现场检查是向市场有效传导监管压力,敦促IPO申请企业进步申报质量,提示中介机构勤奋尽责,并非要逼迫企业撤资料。当然,不扫除有些自以为不合格的企业在现场检查前撤回资料,这是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自主行为,不是监管硬性请求,也不存在劝退一说。

同时,报告期3年内净利润合计低于1亿元且最近1年净利润低于5000万元的企业在不撤资料的状况下必需接受现场检查的说法,也极不靠谱。本月开端,新一轮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开启,证监会主要对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中的企业、日常审核中发现存在明显问题或较大风险的企业、反响意见或告知函等回复资料超期未报的企业等展开检查,上述传言极不靠谱。

IPO在审企业能否顺利过会,需在盈利才干、业务合规、信息披露完好度等各方面满足请求,完整简化成为净利润指标过于简单粗暴。客观而言,发行人要胜利闯关IPO,认真修炼“内功”,稳扎稳打做好主停业务才是正道。

作者:程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义务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念仅代表作者自己,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步步汇盈 ( 冀ICP备13000772   

GMT+8, 2025-4-29 06:22 , Processed in 0.12015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